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黄冈日报头版:万千“种子”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5-07-30  来源:黄冈日报

黄冈日报 记者汪秀玲   通讯员 杨 蓉   任博涵  杨昌明

 
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创新实践——2013年10月,我市开启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来黄冈实习实训创业就业为主题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种下了人才强市的万千“种子”。
这是一条目标明确的筑巢之举——2年来,市委、市政府敢为人先、创新举措,打造人才高地,吹响了从实习实训大学生中引入人才、推动发展的冲锋号,一颗颗人才“种子”在黄冈生根发芽。
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黄冈答卷——万千人才的“种子”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截至2015年6月,全国100余所高校的3万余名学生来黄冈实习实训,市县两级共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2个,入驻创业企业437家,共建省级科研平台43个,8300余名优秀大学生选择扎根这片热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重要指标增幅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增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大学生有知识、有闯劲、有朝气,好比是人才“种子”,孕育着无穷的力量,黄冈必须主动出击把“种子”抢到手中,给予足够的阳光、水分、养料,让他们在黄冈这片沃土茁壮成长。
 
黄冈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下辖11个县市区中一半以上戴着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的“帽子”。“在发展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半点松劲。抢抓大别山试验区机遇,实现弯道超越,必须有新的引擎,而人才软实力支撑首当其冲。”市委书记刘雪荣在2013年4月召开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掷地有声。
盘点家底,黄冈很尴尬:论基础,人口大市、农业大市,产业底子薄、水平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黄冈教育闻名全国,但人才不断流失,仅2008年至2011年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引入和流出“倒挂”近270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出现断层,企业科研技术人员普遍短缺,基层乡镇教育、卫生等人才队伍趋于老化……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黄冈,缺乏财力和产业支撑,在引进高精尖人才上不占优势,大学生是最优质的人才资源,是人才的‘种子’,对黄冈来说具有最高的性价比,也最有潜力。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为黄冈引进人才搭建了好平台。”市委、市政府发出响亮声音:通过3年努力,全市实现每年接收全国高校实习实训大学生10000名,每年吸纳大学生就业5000名,每年支持大学生创业1000名。
“对待优秀大学生人才,我们不能坐等人才上门,必须放下姿态,主动出击!”市委书记刘雪荣、市长陈安丽亲自挂帅,成立了高规格的市校合作领导小组,专设市校合作办公室,与市委人才办共同推进工作落实。落实“一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部门+一所高校”的对接机制,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团赴高校推介、与高校互设工作联络站、线上线下宣传、互动交流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黄冈与武汉毗邻,把武汉密集的大学生人才资源吸引到黄冈,是加快黄冈创新发展的最优路径。”2013年6月以来,刘雪荣、陈安丽多次走访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0多所重点院校,与院系领导和大学生们沟通交流、面对面宣传推介黄冈,畅通了与各高校人才输送培养、课题研究、科研攻关、联合开发等合作通道。今年,又将引才的目光投向了北京、上海、浙江等重点区域,4月23日、5月23日、5月26日、6月19日,陈安丽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现场宣讲,鼓励优秀大学生来黄冈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听完陈安丽的热情宣讲,7月27日,浠水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在读博士生毕超利用短暂的暑假,报名来到浠水参加大学生实习实训。他说,用实际行动投身黄冈的建设就是对家乡最好的热爱。
按照“统筹市县、对接院系、批量实施、绩效奖励”的总体要求,自2013年9月起,每年下半年开学,陈安丽无论再忙,都会带着7位副市长、10个县(市、区)长和市县组织部长轮流到各高校“站台”宣讲,介绍黄冈的人文历史、资源禀赋、发展机遇、区位优势和人才政策。为了招揽人才,有的县市区长还与同学们打起了“亲情牌”:“各位同学,黄冈区位优势明显,城际列车开通后,武汉到黄冈只需28分钟车程,还不堵车,比武汉市内上班都方便!”“黄冈是大学生创业的家园,大家来黄冈创业,我们就是你们的创业导师,开通24小时市长热线!”富有亲和力的宣讲,引得在场的大学生们一片叫好。
     “我选择黄冈,就是因为黄冈是一座潜力城市,在这里我能有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2013年11月,还在东北师范大学上学的潘少敏得知黄冈面向全国招收实习实训大学生,便报了名。一来就被安排进设备齐全的实习公寓,配备了空调、网线等,真正是“拎包入住”。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在黄冈实习,每个月有500元生活补贴,还给每个人购买个人意外伤害保险。2014年8月,通过专项招聘考试,她顺利成为黄冈市人社局下属创业指导中心的一员。
 “我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作为一名创业大学生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黄冈优越的创业环境。虽然我是一个搞鸡粪加工的,不是很好听,但站在这里我并不自卑而很自豪,因为在黄冈广阔的舞台,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4月30日,手捧着“湖北省劳动模范”的大红证书和证章,浠水县大学生创业代表、华农在读博士、湖北大广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闫华激动不已。
作为一名华中农业大学在读博士,3年前,闫华在别人诧异的眼神中选择研究鸡粪转化有机肥项目,在浠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黄冈首家鸡粪有机肥企业。从博士到掏鸡粪工,其间差距可谓十万八千里,虽然经历过很多次的失败,闫华却乐此不疲。鸡粪经他一折腾,能变成“金子”,他生产出的配方有机肥一吨能卖2800元。2014年,企业销售额达到1400多万元。
近段时间,黄冈杰创新材料科技公司两位大学生创业者于凡和徐梓晟忙得不可开交,该公司“涂料紫外固化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这项技术与传统热固化工艺相比,生产单位面积防雾涂层的能耗节约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上百倍。1至5月,杰创销售额达260多万元。当问及其成功秘诀时,华中科大毕业的于凡笑着说:“我们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和杂交品种。”李明攀用这种原生态的种植法,收获原生态的农产品。李明攀有着一份亮眼的履历:16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投身IT界,26岁随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早年曾被派到美国进修的经历,让李明攀有着做美国农场主的梦想。受到黄冈创业就业政策吸引,他辞去年薪30万元的工作,回到妻子的老家黄梅县,拿出100多万元积蓄流转了几百亩土地,创办谦益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当起了新型农民。劳作之余,李明攀用博客记录创业故事,吸引了大量关注者的目光。这让李明攀大受启发,决定用电子商务的模式销售自己的有机粮食。一年下来,虽然亩产只有附近村民的6成左右,价格却卖到了别人的4倍。2014年,李明攀“谦益农业”品牌越打越响,80%的农产品由网络售出。今年,李明攀流转的农田面积达到了4000亩。他还提供种子、机械和技术指导,让乡亲们加盟种植。
6月18日,“首届蕲艾节”在李时珍故乡蕲春县举行。在节会现场,蕲春县大学生创业典型张健连签几份大单。2012年,张健拿着工作5年积累的资金,回蕲春创业——淘宝网上卖蕲艾。“当地,一盒蕲艾25元没人要,一放网上,45元还抢疯了。目前,三分之二的蕲艾店铺都找他拿货。他把部分精力转移到线下,产品直接发至各药店、艾灸馆;通过扶持回乡创业大学生开网店的方式,发展200多家经销商。
90后大学毕业生胡源、刘伟华筹资创立英山县半夏协会,投入资金40万元,种植半夏38亩,辐射带动半夏种植户50多个……
近年来,在黄冈像闫华、于凡、徐梓晟、李明攀、张健、胡源一样创业成功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多达600多人。
 
与发达地区相比,黄冈的资源不足,但在鼓励支持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方面,黄冈舍得拿出所有的资源,让他们能扎下根来。
 
“大学生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舍得拿出所有的资源,为大学生们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这是市委书记刘雪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黄冈财政收入不算宽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冈在人才工作上的投入。市委、市政府至今还是90年代初的老旧办公楼,与黄冈师范学院隔路相望的一栋设施齐全的19层建筑,是该市投资1.3亿元新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走进孵化基地3楼308室,这里是黄冈大学生创业圈里知名的全视设计工厂。公司创始人赵长发,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12年,他和几名同学自主创业,“当时每年光房租就要上万元,成本太高。”去年,黄冈建起了这座大学生创业中心,赵长发有了免费的办公场地,还申请到了2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如今,全视设计工厂与美国著名的图形图像和排版软件生产商adobe公司开展合作,业务从黄冈拓展到武汉和黄石,订单越来越多,今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创业中心大楼里,聚集了像全视设计工厂这样的创业企业50多家。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基家介绍说,吸引大学生来此创业的,是黄冈版“人才新政”——《关于鼓励支持大学生到黄冈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的意见》,被外界誉为“黄金十条”:对经认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要求,市场前景看好,具有创新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资助;大学生创办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不受出资额和注册资金的限制;对有意向到黄冈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引进人才资格和条件的,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引进,对来黄冈实习实训的大学生,符合规定和条件的可优先引进……
——完善“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立了38支科技创新创业导师团和3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重点创业项目市领导挂点督办。
——着力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市政府设立了首期5000万元的黄冈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5000万元创业专项贷款,与武汉珞珈、北京约瑟两家投资基金公司合作设立了45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
——对入驻孵化器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实施3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及水电、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网络接入服务、客户接待室及会议室、科技项目申报服务等“十免”扶持,对重点项目落实有资金扶持、有办公场所、有厂房、有住房、有创业导师“五有”保障,落实“一站式”服务。各县市(区)比照黄冈市标准,纷纷出台优厚政策,吸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
 “各位老师好,非常荣幸能获得提问的机会。我想请教一下,作为一名创业大学生在创业的初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控制好创业风险?”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首届大别山学生创业大赛高峰对话”在创业大学生代表、黄冈《遗爱网》CEO陈浩抢先发问中拉开帷幕。大学生创业代表们争先向导师们提问,参加高峰对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北京约瑟投资公司董事长陈九霖、清控科创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程方和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欧阳晨曦4位专家围绕创业机遇、创业方向、风险防控等重点内容进行主题演讲后,纷纷登台作答,现场气氛热烈。
在随后举行的创业大赛上,深圳大学黄景业“橘子排号系统”、武汉软件工程学院贺根“大别山生态黄牛养殖”分别获得创业大赛A类计划赛和B类实体赛一等奖励,6个计划赛项目和9个实体赛项目共分享50万元创业现金大奖。观看完创业大赛,创业大学生代表、黄冈市美优尔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徐鑫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这次大赛公司没有参赛作品,但这样的活动对创业者来说受益匪浅!
“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人才政策必须和人才的需求对接,人才发展必须与产业发展对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邦贵对于引进大学生人才推动发展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在大学生高层次人才的聚智攻关下,湖北行星齿轮传动公司非圆齿轮传动系统5项技术取得突破,使该公司高端行量减速器成功替代了欧美进口产品;武穴广济药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科研平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核黄素第三代菌种工业化工艺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世界第六。
 
对待来到黄冈实习实训的大学生,就要把他们当作幼苗,成长上多引导、生活上多关心、情感上多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是这里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了我”,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梁惠君说,毕业前就通过高校联络工作站获知黄冈人才引进政策,尚未完成毕业论文,就决定拉上老公一起落地黄冈。她说,包括小孩上学、住房补贴等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梁惠君的老公史长宽也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的方向是黄冈紧缺的“营商环境”,面对各大城市的争抢,他放弃了外面优厚的待遇最终选择落户黄冈。
 “对待引进的大学生,必须有‘我家里的人、我家里的事’的态度,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市长陈安丽深有体会地说,史长宽、梁惠君博士夫妻最终选择落户黄冈,与其说是黄冈招才引智的政策起了作用,不如说是我们对待人才的态度影响了他们。
  “真的没有想到,刘书记把我们创业大学生的事看得那么重!”3月份,市委书记刘雪荣在调研中了解到创业大学生吴林军领创的湖北卓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取得了国家“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生产许可证,但因为没有固定资产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而融资难的问题,在创业大学生这个群体里不在少数。
  “政府搭好台,学生唱大戏。要让大学生们通过市场的办法自己去找资金。”2015年4月16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关心下,黄冈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品路演活动在大学生孵化基地举行。吴林军及其他大学生创业团队向各金融机构展示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英山药材产业化与旅游生态观光农业”、“智能冰淇淋自助销售终端”、“pingo校园o2o网上超市”等优秀创业项目,大大增强了各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信心,黄冈市农商行当场向优秀企业授信1亿元,科创天使基金公司与吴林军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有力破解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难题。
“陈市长,您好!我是来黄冈实习实训的大学生。冒昧向您反映个情况,食堂里的饭菜很好,但我觉得还是有点贵。能不能关注一下?”2013年11月18日,陈安丽的微博上突然被匿名“@”一条信息。第二天一大早,陈安丽便带有关人员来到了实习实训学生食堂,详细问起了每道菜的价格:“这份红烧肉多少钱?”“5元”“这份鸡蛋羹呢?”“2元”……“这个价格对学生来说,还是有点贵。”“质量要搞好,价格要降下来!有条件的单位要给实习实训的大学生一定的就餐补贴。”经过陈安丽的“叮嘱”,食堂第二天在饭菜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菜价下降了25%。
6月20日,从市委人才办传来好消息,黄冈市惠康佳苑小区132套人才公寓空调、宽带、热水器、单人床、桌椅等配备齐全,达到“拎包入住”标准,通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核、政府补贴的形式,第一批155名大学生人才已经喜迁新居,住上令北上广“白领”们羡慕的“小资”洋房。拿到房间的钥匙,在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工作的大学生王文杰笑得合不拢嘴,拿起了电话向远在上海的高校同学发出了来黄冈共同创业的工作邀请……
一花引得万花开。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活动,搅活了黄冈人才工作的一池春水。短短三年时间,全市已新建省级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0余个,56位专家成为市政府智库成员,引进“两院”院士及高层次人才600余人,引进中央“千人计划”3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3人,通过“绿色通道”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00余名。建立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基地于2013、2014年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也许这万千颗人才的“种子”,在今天还不是那么耀眼,但若干年后,黄冈一定能感受到这批扎根于黄冈沃土的“种子”的力量!(刊于黄冈日报2015年7月30日 头版)
 
通知公告
最后更新
部长信箱
举报电话12380